近日,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公布拟获奖名单,湖北大学附属中学获得1个教师组一等奖,3个学生组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成绩令人瞩目。
学校保留的学生优秀作品。 记者覃柳玮 摄
得知自己拿了全国一等奖,高二(2)班的田惟楚高兴极了。他说:“篆刻是我们高一美术课的一项实践作业,没想到只学了半学年,我就拿了一等奖。”
2009年,美术老师刘志祥在美术课中首次讲授篆刻。“当时全国正处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起步阶段,传统的美术课,只教孩子们如何鉴赏书本上的美术作品,许多学生提不起兴趣。美术课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更要通过技与艺的学习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同学们在制作印坯。
如何才能让美术课堂活起来呢?因为自己大学时接触过篆刻,刘志祥决定把这种传统文化引入课堂。“篆刻需要的工具较少,在课堂上好操作。学生们可以刻姓名章,沉甸甸的石头印出美丽的线条,大家都很有成就感。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
2013年,篆刻的教学课时提升至50%,成为高一下学期的美术课必修内容。刘志祥要教学生们执刀、控刀、刻线、字法等基础知识并指导实践。每名学生学期结束时要完成3枚印章。
“印记中国”篆刻大赛参赛作品原印。
第一次学篆刻,大高个田惟楚却被这小小的石头给难住了。“我以前是个毛手毛脚的人,刻刀的力度很难掌握,每种材料的硬度也不同,有时稍微一用力,石料就被整块刻掉了。刻陶土料时,刻刀用力比写字还要轻。”高二(5)班的叶柏希更是闹了笑话。“印面文字是要反写上去的,我花了大力气刻完章子,结果发现我刻的是正面的字,印出来反而成了镜像。”
刘志祥参赛作品。
刻划可以照葫芦画瓢,刀法可以一点点练习,但刻什么内容反而成了难题之一。刘志祥鼓励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
田惟楚参赛作品。
平时写的是楷书,篆刻使用的是篆书,学生们需要先研究自己名字的篆书写法。田惟楚说:“这其实成了历史学习的过程,我们一步步研究自己名字的演变,总结每个历史时期文字的特点。研究以前的字体,也学到古人造字的逻辑。”
获奖作品在中华世纪坛展出。
有人学历史,还有人学诗词。高二(1)班的李谨妍此次获得一等奖,她的作品之一是“浮光跃金”。“这几个字出自初中语文课文《岳阳楼记》,形容的是月光照在浮动的水面上,金光跳跃。我很喜欢这一意境。”
篆刻社团。 记者覃柳玮 摄
刻另一枚作品“逍遥游”时,李谨妍把自己想象成庄子。“庄子是逍遥洒脱的,那我刻划时也应该像他一样。遇到刻直线,我一笔刻到头,没有犹豫。”
刘志祥(中)给社团孩子们做指导。记者覃柳玮 摄
学生们取得好成绩,离不开刘志祥老师在专业领域的孜孜以求。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一开始他也没有摸清楚篆刻课的门道。刘志祥说:“一门课程的开设不能仅仅依靠学生们的兴趣,老师的专业素养才是课程能持续的根本。”为此,他连续5年利用暑假时间去杭州进修。2020年,他又考取了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刘志祥的技艺越来越深厚。这次大赛,他获得教师组一等奖。
刘志祥(左一)给社团孩子们做指导。记者覃柳玮 摄
11月16日,“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优秀作品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湖北大学附中老师和学生们的作品同时出现在展厅里。
如今,除了高中部,湖北大学附中初中部也开设了篆刻社团,刘志祥是负责人。19日下午,社团上课。同学们左手戴着防刺手套抓紧印石,两眼紧盯着2厘米见方的印面,右手拿着刻刀小心刻划。十多名学生专注在石头上创作,教室里只听得见“咯咯”的刻刀切冲石头的声音。
学校保留的学生作品印花。 记者覃柳玮 摄
据了解,篆刻课程开设后,几乎每一名湖北大学附中的高中毕业生都有一枚自己的姓名章,目前学校已经收集了上千枚学生的印花。高二(4)班黄民天说:“无论课内课外,我们都很喜欢篆刻。学习篆刻,不仅是学技艺,阴阳曲直间也是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记者:覃柳玮
编辑:古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