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附中资讯 | 信息技术 | 英语听力 | 
您现在的位置: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 附中资讯 >> 教师园地 >> 教师文集 >> 正文
设疑与质疑
设疑与质疑
作者:谢宽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343    更新时间:2009/9/25 11:17:12

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问题都是与智能主体所欲求的某种目的状态相联系的。古人说:“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就是说,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进步。陶行之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于一问”,可见,“疑”,是思维的出发点,是创造的开始,是引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最好刺激信息。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把“疑”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作为贯彻教学始终的一条线索,讲究设疑并引导质疑,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目标。

一、讲究设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开发思维能力

由疑而进行思考是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疑的存在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因疑而虑,在思索中分析比较解惑。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效果好差,课堂问题设计怎样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而言,语文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疑:

1、整体性设疑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活动或多或少怀有好奇心,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有利时机,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种整节课堂初始的整体性设疑要求能反映本课目的知识重点,有一定趣味性和迫切性。如在上《伤仲永》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本文为什么题为“伤仲永”问中却找不到“伤”字?“伤”在文中应怎样理解?作者为什么而“伤”?这几个问题,实际就点破了全文的主旨,突出了本课教学的要点,也为全课教学提供了一条明晰的教学思路,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研读课文,很快就对课文有个总体的认识。

2、阶段性设疑

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阶段性设疑是维持学生热情把课堂道向深入的好办法,这里所讲的阶段性设疑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围绕每一个全课问题情境创设的小问题,比如教《绿》这篇文章时,分析如何写梅雨潭这一部分,我设计了几个小问题:(1)写梅雨潭,作者立足点有哪些?(2)作者是怎样描写梅雨潭的声、形、色、势的?(3)写亭山云草表现梅雨潭周围环境的怎样特点?(4)写梅雨潭与写“绿”有什么关系?这几个连续的阶段性问题持续的激发着学生学习的热情,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阶梯式”设疑

《学记》指出:“善问者如攻木,先其易者,后其难者,及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同悦)以解。”这就是说,善于提问的老师,就象砍硬木头那样,先砍比较容易砍的地方,久而久之,都会砍下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学生任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问题,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教学的思路,体现学生认识的顺序,以便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例如,我教《变色龙》一文,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情上态度怎样?(2)奥楚蔑洛夫虽然“善变”,但变化有没有依据,这个依据是什么?(3)奥楚蔑洛夫最基本的性格特征是什么?(4)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变色龙”的形象?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深入探究,与学生认知规律一致,能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入发展,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有重要意义。

4、“辐射式”设疑

在教学中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角度、途径去发现、寻找与此有密切关系的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充分发挥想象力,搜寻各种可能性,使思维突破常规,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譬如,我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启发学生思考:“本文告诉我们人处逆境利于成材,国无忧患遭灭亡的道理,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经过几分钟的思考,便有学生发言,有的说:逆境固然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但顺境更有利于成材,成材的机遇更多。有的说:国无忧患遭灭亡,这话太片面,我国这几年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没有敌国外患,国泰民安。如果国家不安定,就不可能有这么飞快的发展,学生的这些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有的看法还颇有深度。可见这种辐射式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避免认识的片面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纵上所述,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思维.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设疑”的教学效果呢?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细致了解学生,刻苦钻研教学方法,应象叶圣陶所说的:“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使所创设的每个问题情境都能成为有效的提问。设疑的效果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从根本上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是思维的积极性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在教师提供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

二、引导质疑,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发展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依赖应付提问,不能消极被动接受问题,设疑有了基础则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质疑,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敏捷性。

1、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是刺激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进其奋发学习的动力,学生也才会变被动接受主动接受,才会产生强烈的理解欲、求知欲。学生质疑有个过程,冷场现象会不断出现,这是因为学生一贯习惯于老师设疑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刚开始时,学生不会质疑,教师要多多引导、示范、激疑,因此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真的进行独立思考:这些课文写了什么?写得怎样?为什么这样写?你从中悟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清楚?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的内容、形式、构思等方面进行积极思考,细读课文,提出具体的问题。对于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他们不喜欢追根究源,往往不敢质疑,怕提出来惹人笑话,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鼓励和启发他们质疑问难。

2、  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质疑习惯

让学生质疑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教师指导,恰恰相反,教师应掌握学生质疑问难的发展阶段,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更高一级的程度。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周密的安排,按一定的意图进行排列,以便加以指导。如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提出了(1)文章为什么要从海边散步写起?(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3)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4)母亲前面称于勒为“好心人”而后又说他是“流氓”、“贼”这是为什么?(5)菲莉普为什么要请妻子和孩子们吃牡蛎?(6)父亲见到于勒时,为什么神色狼狈?(7)既然日夜盼望于勒的到来,见到后又为什么要躲?(8)“常常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这句话中的“计较”应如何解释?(9)本文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我将这些问题归纳概括为关于文章的主题、形象、构思、用词等四个方面,设计出一些“引路”题,帮助学生将疑成串,逐类讨论。这样,学生不仅会提问题,也懂得了一篇文章质疑的大致方向,这样长期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是教师扶着学生走路,质疑则是教师放开手引着学生走路,跌倒了鼓励他们自己爬起来再前进,这样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敏捷性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不好的教师给学生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满意于滔滔讲授,奉送真理,而要引导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课堂上教师设疑并引导学生质疑,正是做到这一点,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资讯录入:nily123    责任编辑:nie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