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附中资讯 | 信息技术 | 英语听力 | 
您现在的位置: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 附中资讯 >> 教师园地 >> 教师文集 >> 正文
把合作探究式学习引进作文教学
作者:周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583    更新时间:2006/4/24 9:51:16
作文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瓶颈,一方面学生作文能力不强很让老师头疼,另一方面,学生对老师辛勤批改的作文又不怎么感兴趣。这样循环往复,作文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作文难教”也就成了语文教师的口头禅。我认为,作文教学不是没有“捷径”可走,只要语文教师解放思想,突破旧有的模式,按照语文新标准的要求,有创意地实施合作探究式作文教学,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活动,作文教学的沉闷局面就会完全被打破。那么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呢?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 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放飞思想
    一个班上有几十个学生,他们的认识水平肯定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同学见多识广,对生活有较深的体验,有的同学并不怎么关心周围的世界,生活的经历非常简单,对生活的认识也比较肤浅;对待同一事物,不同同学所持的观点与态度也可能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这种认识水平的不同表现在写作中就是:有的同学用笔自如,洋洋洒洒,有的同学文思堵塞,不知所言;有的同学的文章寓意深刻,文辞兼美,有的同学的文章干瘪枯燥,毫无生气;有的同学歌颂正义,赞美光明,有的同学对鄙俗的东西津津乐道……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同学,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却束手束脚,手不顺心,辞不达意……在这些现象中,有些是生活经历方面的问题,有的是情感体验方面的问题,有的则是知识积累方面的问题,有的又是表达技巧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学生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而这正是作文的灵魂!缺少了这些东西,作文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水之源了。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做到扬长避短,共同提高,我觉得很有必要组织学生交流,把要写的话题拿来商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展开对话,让那些生活经历太少的同学体验别人的感受,让知识面不开阔的同学分享别人的成果,特别是让那些思想比较单一,认识比较肤浅,喜欢对一个文题(或话题)就事论事,或者人云亦云的同学打开视角,拓展思维,激活思想,开启智慧。通过这种讨论和探究,各种材料集中起来了,各种观点提炼出来了,各个角度显现出来了,那么,无论每个学生以前的作文功底如何,经过这个阶段的准备,他掌握的材料更加丰富,认识问题更有深度,切入的角度更为新颖,动起笔来就会轻松自如,落笔成章,再也不是以前虚于应付,无病呻吟了。

二  让学生在自改与互改中感悟得失
    语文新标准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著名作家刘白羽也曾说过:“好文章一半是改出来的。”可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在写作教学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修改作文的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分两步走。
    第一步就是组织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由于学生比较“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舍不得大动干戈,因此只能小修小补。我们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这种心情,进而开出与之相适应的修改处方,我们允许他们有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求他们先从改正错别字和把句子写通顺开始,然后去美化语句,尽量多使用一些词语和修辞手法,灵活使用各种表达方式,比如写记叙文,让学生明白:我是纯粹在记叙吗?是否展开了描写?描写是单一的,还是多角度的?是写实的,还是借助了联想和想象?我在记叙中融入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没有?比如写议论文,也要让学生反思:我是事例的堆砌吗?是不是在泛泛而说?事例与议论融合没有?正反对比没有?引用名言没有?……这方面的修改,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勾画就可以完成,工作量并不大,学生是很乐意做这方面的事情的。
    第二步就是组织学生一对一互相修改。学生在修改自己文章的时候,也许是“于心不忍”,也许是缺少激情,也许是当局者迷……总之,效果不是特别让人满意,但他们对修改别人的作文却表现出盎然的兴致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天然的好奇心——他们特别想知道别的同学作文的真面目,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旁观者的角度使自己很容易发现对方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每位学生都有“自命不凡”“好为人师”的本能,不过在这里,它却不是缺点,不仅不是缺点,而且还是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我们借助他们这一特点,来他个四两拨千斤,可以把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向高潮。
    与自我修改相比,互相修改的幅度要大得多,每位学生都可以大刀阔斧地进行,他们可以对修改对象按自己的意图重新加工,文字上可以整段整段地删加,内容上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原作之上,甚至偷梁换柱,或者改头换面,因为修改的过程是一个重新构思、重新表达的过程,如果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激情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假如太拘泥于原作,太忠实于原作者,学生受到的局限就多了,他们的表现欲就会大打折扣,再创作可能就不会闪现出明艳的火花!但修改又不是瞎改乱改,修改以后互相要有一番讨论,让修改人与原作者展开争论,探讨修改的依据,做到以理服人,这种争论越热烈越好,越白炽化越说明修改动了真格,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文章的感情就会更浓烈,道理就会更深刻。
    还有一点是,无论是自我修改还是互相修改,改完以后,都要与原文进行比较,比较的方式最好是读,通过朗读,把没改的与修改的,把你改的与我改的进行对比,学生会在读听中感觉,品味,取舍。他们会明白,修改是一剂良药,它能让死气沉沉的文字散发出绚烂的光彩,甚至使置之死地的文章绝处逢生!

三  让学生在互相评说中提高品位
    一篇文章好与不好,成功与不成功,并不在于它的用词多么丰富,辞藻多么华丽,更多的是取决于它的格调高不高,有没有品位。品位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朦胧的概念,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它又不能不被我们语文老师所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趣味,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甚至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操。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歌颂美,写出的文章应该是积极进取、立意高雅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仍然要借助集体的智慧,借助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我们的任务是把学生调动起来,让他们展开讨论,在合作与探究中获得感悟,达成共识。
    我们前面已经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修改,可那只是一种小范围的合作,大多数同学由于自身的局限,仍然会过多地关注表达和选材方面的问题,而对文章的立意视而不见,那么这还不够,我们的目的还没有达到。我们老师可以挑选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在班上交流,这些文章应该是有倾向性的,它们可以是非常成功的佳作,也可以是问题突出的“次品”,最好是容易引发争论的范文。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范文的焦点,“挑逗”学生,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就这些文章的格调和品位,各抒己见,说长道短,论是论非,他们可以从立意的巧拙方面谈,可以从材料的恰当与否方面谈,可以从观点的正确与错误方面谈……这种讨论,注重作品是否给我们美的熏陶,是否给我们心灵的感悟,是否引导我们崇尚科学和真理……学生容易切入,有话可说,而且评说很容易达到高潮,在“公理”与“婆理”的争辩与较量中,学生激活了思维,辩明的是非,文章的立意和品位也必定会上到一个高的台阶!
    写作过程是人们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表达复杂观点的过程,它经历了从酝酿立意、运思下笔到脱稿润色这样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这又是一个自始至终充满着矛盾、充满着肯定与否定的过程,同时它还是一个从个体到群体、由自我把玩到感染他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最完美的表现就是,由个人创作到集体参与、由一次创作到再次创作,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要适应创作的这些特点,坚决把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入其中,让我们的学生在自我完善与探究合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