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下午,湖大附中英语教研组举行了一场充满温度与深度的经验分享会,副校长林志元和教务处主任黄成荣参与了本次微讲座。
本次微讲座由教研组组长熊俪娟老师主持,杨昆老师、罗杰老师与熊俪娟老师分别结合在外校交流的经历和项目式教学实践,分享了她们在不同教学场景下的探索与收获。一段段真实的讲述,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不仅展现了三位教师专业严谨的教学态度,更传递出教育工作者特有的细腻与热情。
杨昆老师:以陪伴与责任,守护每一程成长
在陆家街中学的交流岁月中,杨老师以充分的准备和清晰的逻辑,将学校概况、生源特点与“美育引领”的办学理念娓娓道来,全面融入了该校的教育氛围。担任七年级班主任期间,她从熟悉班情、组建班委起步,逐步构建起秩序井然、温暖向上的班级氛围,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无论是校运会上的呐喊助威、经典诵读比赛的精心排练,还是班级元旦晚会的欢声笑语,她都全程陪伴,与学生共同书写集体的成长记忆。在教学上,杨老师始终耐心细致,不断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勇敢尝试,通过一次次讲解、一遍遍辅导,帮助他们重拾信心,最终班级整体成绩显著提升。离别时分,学生们手捧鲜花,字句真挚,表达了对杨老师的深深感激与不舍。她也因出色的交流表现,荣获陆家街中学“优秀交流教师”称号。
罗杰老师:在细节中看见教育的温度
罗老师以细腻的视角,通过一张张照片串联起在水果湖高中的交流时光。她以细腻的观察捕捉教育生活中的诗意瞬间:食堂每日可口的饭菜、同事桌上分享的鲜花、学生作业本上一句暖心的“三八节快乐”……这些平凡而真实的片段成为她一年交流生活中温暖的注脚。在教学实践中,她特别分享了学校的特色安排——各科教师共用的会议室同时作为学生答疑空间,轻松的氛围有效缓解了学生进入办公室的紧张情绪。学校运用智能阅卷系统对每次大考进行精准诊断,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教学提质。作为英语戏剧大赛的评委,她积极倡导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让语言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对这位总是带着微笑又严谨认真的老师充满留恋,罗杰老师也因出色的交流表现,荣获水果湖高中“优秀交流教师”称号。
熊俪娟老师:以项目式学习,推动素养落地
英语教研组组长熊俪娟老师结合30余年教学经验,系统分享了高中英语项目式学习(PBL)的实践与思考。她指出,面对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项目式学习以其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的特点,成为实现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她特别强调2019版教材已将Project设置为单元重要环节,为教学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针对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范式缺失、资源不足等问题,熊老师构建了“任务启动—合作探究—成果展示”三阶教学模式,使项目学习更具操作性。
案例分享生动展现了项目式学习的成效。Travel Brochure项目中,学生热情高涨,以“推介中国景点”为任务制作精美海报,创作出“魔都上海”等主题鲜明、语言地道的作品,展示形式新颖,表达自信流畅。Charlie Chaplin项目要求学生完成7分钟幽默主题展示。在教师提供的剧本模板和表演指导下,不少基础薄弱的学生主动参与脚本编写和舞台表演,显著提升了学习兴趣与自信心。Music项目则体现了情感育人的深远价值,熊老师动情地回忆起,曾有学生在海外偶然听到提交的英文歌曲作业,瞬间涌上亲切与感动,化解了独在异乡的孤独,生动体现了项目学习带来的情感共鸣与持久影响。
熊老师的实践探索,为项目式学习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展现了教育在知识传授之外的温度与深度,为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开辟了有效路径。
结语:
三位老师的分享,既有跨校交流带来的视野拓展,也有深耕课堂沉淀的方法智慧。她们用专业与热爱诠释了教育的多种可能,也激励着更多教师在育人道路上不断前行。愿每一次交流都能化为一片星光,照亮课堂,温暖心灵,助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知识、成长与感动。
最后,林校长充分肯定了英语教研组所取得的成绩,赞扬了英语教研组各个备课组举办的各种特色活动,并勉励全体英语教师再接再厉,积极参与校内外交流学习,在互鉴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以她们为榜样,将所思所获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动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智慧与活力。
来源:高二英语备课组
撰稿:何长琦
供图:何长琦
初审:黄成荣
终审:林志元
编辑:何宗淼